拖鞋军高科技逆袭,集束弹头撕裂铁穹系统,中东小霸王遭遇降维打击!
8月22日凌晨,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上空突然传来刺耳的防空警报声。 一枚从也门沙漠发射的“巴勒斯坦-2”导弹以16倍音速呼啸而来,在7000米高空突然分解成22枚子弹头,如同天女散花般扑向跑道和航站楼。
铁穹系统疯狂发射20枚拦截弹,却只拦下9枚子弹头。 箭-3反导系统需要45秒计算弹道,但反应时间只剩30秒,系统直接崩溃。 5米深的弹坑留在跑道上,航站楼玻璃全部震碎,12架航班被迫紧急备降,以色列最繁忙的机场瘫痪48小时。
这不是好莱坞大片,而是胡塞武装首次使用集束弹头创造的战场奇迹。 价值50万美元的导弹,轻松突破了以色列价值百亿的防空体系。
胡塞武装这次玩的是心理战加经济战的组合拳。 他们专门挑选飞机起降高峰时段发动攻击,让以色列防空系统面临艰难选择:要么拦截导弹,要么可能误击民航客机。
这种战术使以军浪费了30秒黄金拦截时间。 等最终决定拦截时,为时已晚。 胡塞武装已经掌握了非对称战争的精髓,先用5000美元的无人机作诱饵,引诱铁穹发射15万美元的拦截弹。
等以军防空火力消耗殆尽,真正的杀招——弹道导弹才伺机而动。 这种战术让以色列每月防空费用高达10亿美元,军费开支占到GDP的5.3%,甚至超过了1973年赎罪日战争时期的水平。
集束弹药俗称子母弹,是将几十枚甚至几百枚小炸弹组合成的大型弹药。 它的恐怖之处在于片甲不留的毁灭性,爆炸后会产生成千上万颗碎片,宛如加特林机枪般的无死角扫射。
更严重的是,有些炸弹在分离后没有爆炸,这些未爆弹将对地区的平民构成长期威胁。 美国曾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多场战争中使用过集束弹药,造成了大量民用设施损毁和平民死伤。
虽然《集束弹药公约》已于2010年8月1日正式生效,但在过去数十年间,集束弹药造成的严重人道后果仍在不断反复出现。
胡塞武装这支被称为“拖鞋军”的队伍,连个现代化军工厂都没有,是如何获得这种先进技术的呢?
以色列特工在检查导弹残骸时发现了答案:俄文标注的阀门、99.999%纯度的合金,还有剧毒的三氟化氯燃料。 这些都不是沙漠游击队能玩转的东西,明显是德黑兰牌的“技术快递”。
所谓的“巴勒斯坦-2”导弹,与伊朗的“霍拉姆沙赫尔-4”堪称孪生兄弟。 6月份伊朗就曾用这种导弹打击以色列,穿透了“萨德”、“箭-3”等防空系统,21枚拦截弹全部变成哑炮。
胡塞在伊朗导弹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将战斗部从1500公斤减少到450公斤,子弹头却从20枚增加到22枚。这样既保证了射程,又增强了突防能力,堪称量身定制。
美军盯防如此严密,伊朗是如何将这些武器运到也门的呢? 他们采用了化整为零加伪装大师的组合拳。
弹头被拆解成“石油管道配件”,耐高温涂层申报为“工业涂料”。 然后通过小渔船,像蚂蚁搬家一样,经过阿曼湾悄悄运到荷台达港。
革命卫队专家以援建电厂为幌子,在胡塞地下工厂现场手把手教组装。 这波技术移植让胡塞成为“抵抗之弧”中最锋利的矛。
伊朗使用集束导弹打击军事目标,而胡塞直接瞄准机场,专捅经济软肋。 为什么胡塞下手如此狠辣? 原因有两个。
以色列不顾国际社会反对,铁了心要全面占领加沙,连难民营都不放过。 加沙死亡人数已超过6万,其中孩子就占1.8万,200多万人陷入粮食危机,40%人口面临饿死威胁。
伊以矛盾正在激化,以色列正在筹备第二次进攻伊朗,伊朗也不甘示弱准备大规模军演秀肌肉。 胡塞此时拿出集束导弹,明显是替伊朗传话:“再嘚瑟试试? ”
现阶段以色列对集束弹头确实无解,拦不住也打不过。 最麻烦的是那些没有爆炸的弹头,未来几年都将让人们提心吊胆。
为了找回面子,以色列在48小时内发起报复,派出14架战机奔袭2000公里,轰炸了总统府、发电厂等50个关键目标。
一枚导弹偏离目标炸毁了加油站,升起300米高的蘑菇云,造成6名平民死亡,86人被烧伤。 这场耗资数亿美元的轰炸仅仅具有象征意义,总统府早已是废墟,胡塞高层毫发无损。
导弹库存没有被摧毁,油库还是民营企业的。 结果反而激怒了胡塞,他们誓言“十倍奉还”,立即用高超音速导弹攻击了以色列船只“MSC莎拉V”号。
美以英三国联军轮番上场打了两年,都未能压制住胡塞。 单凭以色列一家就想打疼胡塞,未免太天真了。
内塔尼亚胡一意孤行到处开火,还推出“大以色列计划”,激怒了中东大国。 埃及、沙特等带头大哥一边抗议一边向边境派兵。
土耳其、巴基斯坦等23国联合发表声明,将以色列推上道德审判台。西方盟友集体“反水”,德法英加推动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欧洲对以政策彻底转向,以色列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历史从不偏爱狂妄者,内塔尼亚胡若继续执迷不悟,不需要别人动手,自己就会把自己耗垮。
9月1日,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内阁会议上表示,他亲自命令以军空袭了也门胡塞武装高级官员的聚集地。袭击造成多名胡塞武装官员死伤,他表示这只是彻底摧毁胡塞武装的开始。
未来以军将致力于打死所有胡塞武装的高级官员。 作为回应,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发表讲话,谴责以军的袭击。
他表示以军的袭击不会动摇胡塞武装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决心。 胡塞武装将发起报复,并升级对以色列的军事袭击和航运封锁规模。
9月1日上午8点50分,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视频声明,称向红海北部的以色列油轮“猩红射线”号发射了导弹。
英国海上安保公司安布里公司确认,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以色列油轮报告称所在位置发生爆炸。船员全部安全,船只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以军证实拦截了一架从也门发射的无人机,由于未构成威胁,以色列未响起防空警报。 胡塞武装情报部门在萨那及其他地区逮捕了数十人,包括人道主义工作人员和国际援助组织人员。
理由是涉嫌与以色列勾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办公室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胡塞武装任意拘押至少11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行为。
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汉斯·格伦德贝里说,被关押的联合国工作人员总数达34人,其中一些人已被关押数年。 今年早些时候,一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关押期间死亡。
也门人道主义工作人员和安全部门官员证实,胡塞武装在萨那和荷台达的联合国办事处逮捕了多名世界粮食计划署工作人员。 胡塞武装还关押并讯问了多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人员。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在红海及亚丁湾对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发动袭击。 他们多次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境内目标,以色列则对胡塞武装控制区多次发动空袭。
表面上看以色列的“斩首行动”战术上成功了。 但实际上却给自己惹了更大麻烦。 袭击的确炸死了胡塞武装高层,但对整体架构的冲击极其有限。
被轰炸后胡塞武装反应速度惊人,迅速公布了接替人选,政府运作未出现明显断层。胡塞随后展开了一系列强硬反应,表示要升级对以色列的打击和对红海航道的封锁。
胡塞武装的反击策略是“内外双反制”:抓内鬼、轰炸以色列船只、空袭以色列境内。 袭击发生后,胡塞情报部门立即在控制区展开大规模逮捕。
对象包括本地人道工作者和国际援助人员,指控他们“与以色列勾结”。 联合国人员被大规模扣押,进一步加剧了也门人道危机。
目前该国超2000万人急需援助,胡塞对国际组织的打压只会让局势雪上加霜。 若国际社会无法有效施压,也门很可能陷入更深的孤立与动荡。
胡塞武装毕竟不是一个国家,所以在行事风格上更能豁得出去。 这也是以色列拿它没有办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胡塞武装的军事报复已经启动。 有商船报告在延布西南海域发生爆炸并听到巨响,后被证实是胡塞在打击以色列油轮。
被袭击的油轮是以色列的“猩红射线”号。 一天后胡塞武装还发射无人机空袭以色列境内,虽然在进入领空前被拦截,但后续袭击将会持续。
以色列其实很怕胡塞武装报复,因为他们拥有高超音速导弹。 这是连“铁穹”防空系统都无法拦截的大杀器。
为防止被胡塞武装“以牙还牙”,以色列已经将内阁会议紧急移至地下掩体进行。 从单次军事效果看,胡塞对以色列的反击成效有限。
无人机被拦截,导弹多数遭拦截或未命中,至今仅击沉几艘商船。 但若从战略维度评估,结果截然不同。
胡塞武装将持续轰炸以色列国境,以色列船只也不能幸免。 他们宣布升级对红海航道的封锁,长此以往必然会重创以色列经济。
胡塞武装的报复将会进一步升级,以色列和胡塞之间很可能陷入“越打越凶”的恶性循环。 以色列无法通过军事手段消灭胡塞,胡塞也不可能靠导弹和无人机让以色列放弃进攻。
几乎所有迹象都表明,红海冲突正走向长期化。 未来胡塞很可能获得更多伊朗技术及情报支持,无人机和导弹攻击频率和精度可能提升。
胡塞武装还宣布已经开始制造用于“巴勒斯坦”-2型的多弹头导弹。 这种导弹本身威力巨大,曾多次袭击以色列机场导致瘫痪。
现在进一步升级,必然成为令以色列头疼的存在。 以色列虽成功实施“斩首”,却未能达成战略目标。
胡塞没有溃散,反而更趋强硬。 一场针对高官的精准袭击,最终炸出了一个更难对付的敌人。
启牛配资-2024年配资明细表最新-做股票配资-配资炒股就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